首页>工作动态
档案馆集结出版老战士捐赠手稿信件--拉杆车带回来珍贵回忆录

发布日期:2020-11-04 17:23:54 浏览次数: 字体:[ ]

      南下干部张精忠40万字手稿及部分实物,淄博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以及中央党校校务者委员孙钱章照片、手稿、书籍等资料,“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陶瓷琉璃珍品和陶瓷琉璃大师作品……这些都是珍藏在淄博市档案馆的地方特色档案。

      你知道吗,每一次成功征集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特色档案进馆记》栏目,为您详解介绍这些珍贵的特色档案,讲述其进馆的故事。

      11月2日,走进淄博市档案馆库房,一排排档案架矗立其中。有一排档案架上,标记着“176 特色档案”。其中,有一个档案里有很多手稿、信件、老地图。尽管里面有些纸张已经泛黄,但读里面的内容依旧会让人由衷敬佩和感动。这就是40万字的《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手稿,以及与其相关的部分实物。

这些档案的征集入馆,对于后人了解、研究当年长桓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又多了一份内容翔实的重要材料。


王允永拖着拉杆车,背着双肩包的样子。

一个特别的线索

      作为《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一书重要实物档案的直接征集人,淄博市档案馆馆长王允永说:“其实,这件事情得感谢王辉。他是这本书主笔张精忠的外甥,也是我的朋友。多年前,我就了解到,他舅舅张精忠老人是位老革命,通过自己回忆、长期走访调研,与战友合作写下了很多有关长桓革命的文稿。”

王允永说,自己进入淄博市档案馆工作后,征集特色档案,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

      长桓地区是抗战初期,在山东省桓台县南部、长山九区及桓(台)临(淄)益(都)淄(川)四县边区部分村庄,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需要而形成的临时行政管辖区域。抗战后期,“长桓地区”作为一个临时性行政地域被撤销。长桓地区的革命武装作战区域以桓台县为主,并延伸到周边各县边区,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们仍习惯将桓台县及长桓临益边区称为“长桓地区”,直至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王允永表示,长桓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有关长桓地区的资料很重要,如果这本书能够出版,对后人研究长桓地区各个方面的情况都会很有帮助。


一次突然的远行

      张精忠,1920年出生于桓台县杜科村(现张店区杜科村),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在临淄县县长任上随军南下,先后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教育科科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上海宝钢医院院长等职。

    “小时候在舅舅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与舅舅家人很亲近,我经常去上海看望他们。父亲王次明当年与舅舅是战友,他们离休后,主要精力是在整理党史资料,我和哥哥们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王辉说,舅舅1984年离休后,直到2000年去世前,16年间无数次前往战斗、工作地或回老家,寻找老战友、老队员,探望战争年代的“堡垒户”、“堡垒户”老房东和老乡亲,走访抗战时期的友军,甚至当时的敌伪人员,勘探打过仗的沟沟坎坎,就是为了所写文稿更加详实。在有生之年出版这本书,是他最大的愿望。

      2000年,张精忠老人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张苏生、张沪生、张申生开始各自分工,将手稿录入成文本并进行校对。如何将书稿出版、保存好舅舅的资料,身在两地的兄弟们也多次沟通过。捐献给家乡作为红色教育资源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与王允永馆长交流,双方一拍即合。

王辉说,2018年9月26日,他接到王允永馆长电话,对方说利用休息时间去趟上海,沟通征集资料入馆事项“。周四通知我,周五就动身,王馆长真是雷厉风行。”王辉说,表哥们年纪也不小了,其中沪生表哥病重,他也是争取时间整理资料,希望看到书稿早有个着落。


《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书中的资料照片。

一场郑重的见面

    “老人费心费力这么多年,写了这么多,子女们都很重视,人家虽然有意向捐赠给咱馆里,但这是些珍贵的遗物究竟能取回多少,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王允永说,他觉得自己毕竟是一馆之长,亲自去是对老人的敬重、对其家人的尊重,让他们真正放心把东西交给我们。

      就这样,王允永和王辉乘坐动车去了上海。在王辉的带领下,他们见到了张精忠老人的后人,并表明了来意。看到家乡的领导、亲人来了,张精忠的三个儿子都非常感动。王辉说:“看到王馆长这么有诚意,将资料放到馆里后能发挥更大作用,三个表哥和嫂子们一致同意将这些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给淄博市档案馆。”

2018年9月29日-30日,短短两天时间,王允永和王辉在张沪生家拿到了所有的资料,但是怎么拿回去呢?王允永说:“当时没考虑别的,就想一定得把全部东西带回淄博。我就买了一个双肩背包和一个拉杆车,资料刚好都能放下,周日下午我们乘坐动车就回来了。”

      现在的档案馆库房里,依旧放着这辆拉杆车。“这些资料,都是王馆长从上海用这辆拉杆车推回来的。”淄博市档案馆保管科科长黄金霞告诉记者,大家觉得这辆拉杆车也很有纪念意义,就留下了。


一本珍贵的书籍

      张精忠主笔的这些文稿,郝子新、魏臣忠、李鹏飞(亦名李德孚)等老战士是副主笔,还有很多老战士积极参与编撰。随后,在淄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大力支持下,在淄博市档案馆积极努力下,2019年,《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 - 1949)》出版了。张精忠的后人拿到书籍时,很感动也很感激。遗憾的是,此时张精忠的二儿子张沪生已经去世。

      记者看到,《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一书中,有记叙,侧重对历史的记叙,有人有事,有来龙去脉,说得比较清楚,如《四县联合剿匪杨大山》等章节;有故事,包含比较集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烈士们永垂不朽》等章节;有资料,如一次会议,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全面介绍,如《桓台县党政军群的发展》等章节;还有论文,有历史事实,有经验教训,有观点,有论述,如序章和《长桓革命战争史概论》等章节。

      王允永坦言,这本书在章与章、节与节之间,既有纵的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章。本书所述史实,对当年长桓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党、政、军、群团组织,工、农、商、学、兵等各个方面的态势,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亦是全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史的缩影,是研究长桓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档案史料。

      “我死后不给组织和儿女们找麻烦,尸体献给第二医学院解剖室为教学用,这是我最后的贡献;死后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接受花圈,不搞遗体告别。遗物送旧货商场估价出卖,连同我的丧葬费,一并献给宋庆龄举办的儿童福利会。儿女们要继承的是共产党人的革命和献身精神,不是什么物质财产……”在这些珍贵档案资料里,记者看到了《长桓革命回忆录(1937-1949)》一书主笔张精忠的遗嘱。尽管只有一页纸,却充满了老人一生对党和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让人敬佩。

      这本书的出版,留下的不仅是真实记录和长桓地区革命战争时期时事的珍贵印迹,还有老一辈革命者的革命精神和家乡情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